《东周列国志》第一章引发的波澜尚未平息,“风铎书君”的第二回新篇已如约而至,迅速席卷长安。这一回的标题更为醒目,直指那导致西周王朝彻底崩溃的祸首——《褒姒千金一笑周幽王烽火戏诸侯》。
市井再掀热议,痛斥昏君误国
茶楼酒肆中,说书先生们的惊堂木再次拍响,将一段更加荒诞、更具警示意义的历史故事娓娓道来。
“上回书说到那周宣王闻谣轻杀,终得报应。今日咱接着说那西周最后一位君王——周幽王!这位君王,嘿,那可是位‘情种’,更是位千古罕见的昏君!”
说书先生语调夸张,将周幽王如何宠幸冷若冰霜的褒姒、为博美人一笑而绞尽脑汁、乃至听信佞臣虢石父的馊主意,竟下令点燃骊山烽火台的故事,说得活灵活现。
“各位客官您猜怎么着?那各路诸侯一见烽火冲天,以为犬戎打来了,一个个火急火燎,披星戴月率兵赶来勤王!结果到了骊山脚下,只见楼阁歌舞升平,哪有什么敌寇?分明是君王拿军国重器开玩笑呢!”
台下听众听到此处,已是哗然。
“这…这简直是拿社稷安危当儿戏!”
“昏君!真是昏庸透顶!”
说书先生适时叹息:“诸侯们面面相觑,哭笑不得,只得偃旗息鼓,愤愤而归。那褒姒见到千军万马被如此戏耍,果然掩口笑了起来。幽王大喜,遂赏虢石父千金。这便是‘千金一笑’的由来!可这一笑,代价何其惨重!”
待到讲述幽王为取悦褒姒,废黜申后和太子宜臼,改立褒姒之子伯服,最终引得申侯联合犬戎真的攻入镐京,幽王再点烽火却无人来救,最终身死国灭之时,满堂听众已是唏嘘愤懑不已。
“失信于天下,岂有不亡之理!”
“祖宗基业,毁于一旦,竟是为博妇人一笑!悲乎!”
“可见这宠信奸佞、废长立幼、玩忽职守,皆是取祸之道啊!”
市井间的议论愈发深入,人们不仅感叹历史,更不自觉地将故事中的昏君、奸臣、红颜祸水与现实中某些现象隐隐对照,虽不明言,但心中自有杆秤。
士林深度剖析,警示意味更浓
文人士子们对第二回的解读则更为深刻。他们从这则着名的历史故事中,读出了更多层次的寓意。
“风铎书君选取此回,用意深远啊!‘烽火戏诸侯’,戏弄的是天下诸侯,透支的却是王朝最后的信誉与威严。这与当下某些视律法、承诺如无物的行径,何其相似!”
“废嫡立庶,宠幸奸佞,更是取乱之道。幽王非不知礼法,乃是为私欲而肆意践踏之!此等教训,血淋淋摆在眼前。”
“看来书君之意,绝非简单讲故事。其深意在于警示:为政者当敬畏职权,守信于民,远佞人,重纲常。否则,西周之覆灭,便是前车之鉴。”
许多士子将此回与第一章联系起来,认为风铎书君是在系统性地通过历史揭露昏庸统治的种种弊端,其忧国忧民、劝诫世道之心,昭然若揭。其文名与声望,在士林之中愈发稳固崇高。
朝堂暗流涌动,对号入座者心惊
朝堂之上,这第二回故事带来的震动远胜第一回。因其情节更为直白,指向性在某些人看来也更为明显。
请勿开启浏览器阅读模式,否则将导致章节内容缺失及无法阅读下一章。
相邻推荐:冷婚三年要离婚,顾总一心只想贴贴 贞洁烈夫 [西方名著衍生] 如何阻止男主发疯_爆炒小黄瓜【完结】 公车私有化乱伦全家桶 盗墓:听雷师情迷蚩尤 开局娶女囚,我成就最强悍卒 我和弟弟捉迷藏妈妈却将我藏烤箱 迷雾塔楼 妈妈不是恋爱脑 妻子出轨后,我曝光身份她悔断肠 魂穿李承乾,李世民被整麻了 嫁反派_布丁琉璃【完结】 盖世神医 四合院:我的海王技巧用来坑禽兽 灭世魔帝 签500万大单财务让我徒步回去 老公拿我的救命钱给小三,我重生绑定他们的痛觉 人在柯南,系统钦点蝙蝠侠 帝少心头宠:国民校草是女生 老公跟女兄弟出海夜钓后,我杀疯了